我与上证报的故事│周汉民:与时代同行 谱写新篇章

2022-01-24 09:52: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汉民

 

 

  30年前,新中国第一张以提供证券专业资讯为主的全国性财经类日报——《上海证券报》诞生,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继续写出一篇篇锦绣文章、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更大作为,应成为《上海证券报》矢志不渝的追求!


 

  因改革而生


 

  回眸1990年,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初,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交易平台行将在上海建立,那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会给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变化,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应该什么样?按照什么模式运行?当时大家并不清楚,众说纷纭。上海市老市长汪道涵同志邀请我就上交所规则问题进行研究,我当即提出要认真研究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和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法规制度,这成了我对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初衷、运作的规则等进行研究的第一步。而正是有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才有了第二年即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之后转为《上海证券报》)的问世。可以说,《上海证券报》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且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尤其在设立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过程中,《上海证券报》发挥了主场优势,连续报道跟踪,全面解读分析,从科创板2019年开板至今,数百家科技企业云集,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新亮点。


 

  结缘上证报


 

  30年来,我与《上海证券报》渊源颇深,从上海世博会到上海论坛,从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到浦东引领区建设,在上海发展的各个关键节点,《上海证券报》连续对我进行采访,并登载了我的多篇建言,彼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举全国之力、集世界之智举办的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一个生动隽永的中国融入世界的故事。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我接受了《上海证券报》采访,并且参加上海证券报主办的“2010年金融与投资峰会”,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世博会开幕后的点点滴滴,特别是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等方面的特色以及将为世界和未来城市发展留下的宝贵财富,就此开启了我与《上海证券报》的合作和互动。之后,每每在资本市场迎来重要变革之时,《上海证券报》都会及时展开系列深度报道,努力成为见证者、记录者和推动者。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建设的重任后,《上海证券报》对我进行独家专访,就资本市场在引领区建设中的作用、浦东开发开放的核心工作、浦东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等议题深入讨论。


 


 

  《上海证券报》对于改革的高度关注、对于采访主题的准确把握、对于采访内容的精心准备,都十分到位。我以为,这也是它能够取得如此成功的关键所在。


 

  奋斗正当时


 

  2021年9月29日,周汉民出席上证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


 

  一份报纸若想基业长青,必须要把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传播出去,把亿万人民勠力同心、共创伟业的激情、勇气和决心凝聚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无限的生命力。三十而立正青春,未来的《上海证券报》要与国家发展和民众期望一路同行:


 

  一是要与浦东的开发开放一路同行。从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到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再到浦东引领区建设,《上海证券报》一直在热情地鼓与呼。作为第一家进驻浦东的媒体,《上海证券报》应浦东这片热土上的改革开放而生,今后,还要继续与浦东的改革共成长,与浦东的开发开放同呼吸、共命运。


 

  二是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一路同行。目前,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五个中心”建设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上海证券报》这些主流媒体传递正确的声音、作出正确的舆论引导密切相关。《上海证券报》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继续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一路同行,紧密聚焦国际科创、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主题,这也是浦东引领区建设的要义所在。


 


 

  三是与亿万读者一路同行。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一份报纸无论每天出多少版,或者采用何种形式和介质,都需要引起读者共鸣。好的报纸应该提升人们的三个感觉,分别是知晓度、喜爱度和参与度,让大家爱不释手、一读再读。


 

  扬帆再起航,未来大可期,衷心希望上海证券报能够继续不负时代,不负众望,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