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季报里,你是否看见一只“鸡”?

2021-06-21 11:56: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农银永乐3月持有(FOF)基金经理 叶忻

  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某著名导演拍了一部短片,记录了一些城市风光,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他把这部片子放给非洲的土著人看,观察观众的反应。土著人看完后兴高采烈地讨论,但通过翻译,导演才知道观众的反应和他所想的大相径庭。非洲土著人在热烈地争论:“你是否看见一只鸡?”

  对此,导演非常困惑,因为在他的片子里似乎从未拍过鸡。他一帧一帧查看,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只鸡。这只鸡闪过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致于一般人看的时候根本注意不到。但是,那些非洲土著人注意到了,因为他们从未见过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这些不熟悉的事物在他们的眼里反而成了背景,那只熟悉的鸡,却成了主角。

  “你是否看见一只鸡”,后来成了电影学的一个金句,提醒创作者,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给观众。你看到的那只鸡是什么,取决于你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人生阅历。

  基民阅读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理基金的季报,试图发掘明星基金经理一些新的持仓动向,向优秀生“抄作业”时,也面临相似的境地。大家往往兴高采烈地讨论明星基金经理买卖了哪只股票,以此佐证自己的眼光和明星基金经理相同,增加持仓信心。其实,如果让明星基金经理看到这些解读,有时甚至会觉得尴尬的。

  基金的净值表现、重仓持股等固然是基金定期报告中重要的内容,但是,如果基民只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方面,实际上只是将自己对证券市场的理解刻板地进行映射,仅仅见到了自己认知中的那只“鸡”。

  如何从有限的基金定期报告中,发掘出更多的信息,向“基金大牛”看齐?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关注逻辑重于关注结果。在基金定期报告的“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部分,基金经理们会对过去3个月的投资进行复盘与反思,对未来的市场进行展望。其中,可以看到基金经理的焦虑和迷茫,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是如何进行思考与决策的。如果你恰巧在过去3个月中有过同样的思考,那么更会有切身的体会,容易产生共鸣。

  二是,关注长期重于关注时点。基金定期报告是固定时点的“截面报告”,而且披露时间有一定滞后,如果就此去推断基金经理的最新持仓,有刻舟求剑之嫌。更为理想的办法是,通过查看基金过去若干季度持仓的进出增减,比照当时的市场情况以及基金经理自己的运作分析,验证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附带也可推断其具体持仓究竟是长期投资还是短期交易。

  如果基民在翻阅基金定期报告时,对上述两个方面稍加留心,则可不只是见一只“鸡”,而是见木又见林,从优秀的基金经理的季报中,解读出更为丰富、立体的信息,进而提升投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