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为什么金融危机与传染病暴发那么像?

2021-03-24 14:59:5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null
2021-03-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传染:为什么疾病、金融危机
  和社会行为会流行?》
  (英)亚当·库哈尔斯基 著
  谷晓阳 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11月出版

  ——读《传染:为什么疾病、金融危机和社会行为会流行?》

  ◎郑渝川

  《传染:为什么疾病、金融危机和社会行为会流行?》是一本把看似关联性不强的金融危机、网络营销、电脑病毒与传染病事件联系在一起的书。作者亚当·库哈尔斯基是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系副教授,长期致力于使用数学模型研究传染病和社会行为的传染病流行病专家。

  作者以传染病流行病学家的专业素养,较为清晰的介绍了传染病研究的模型和方法,引入了多个带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人物与事件案例,然后从传染病暴发的方式以及防治的思路方面入手,分别讨论这种方法在金融和社会领域内的应用方式。对金融、经济领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扩展了人们对金融危机的理解,重新将危机生成和爆发的关键点落脚在人以及人际网络,通过加深对网络的深入了解,来理解病毒传染、社会“濡染”,从而最终找到有助于稳定金融体系的方法。

  金融危机与传染病暴发的共同点

  早在20世纪20年代,威廉·科马克和安德森·麦肯德里克宣布了传染病流行理论,并因此推动传染病研究的数学化。这最终确立了把随机事件、复杂的传播过程以及复杂人群的可能行为整合起来,再通过数学和计算机模型来运算的研究方向。

  英国科学家、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罗纳德·罗斯曾基于长期的跟踪研究,得出了一个有关疟疾传播的概念模型,提出了关键蚊子密度的概念,意思是说只要把疟疾丛生地区的蚊子数量降到一定水平以下,疟疾就会自己销声匿迹。按照罗纳德·罗斯的观点反向推导,疟疾的暴发是因为蚊子密度超过了一定水平,从而引发了快速传播。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传染病理论进入了许多金融学家的视野。金融危机与传染病暴发有着相当的相似性。金融危机通常由金融泡沫事件催生。经济学家让-保罗·罗德里格将金融泡沫事件分为4个主要阶段:隐匿阶段,投资开始涌入;醒悟阶段,更多投资者加入,早期投资者会出现抛售;爆发阶段,价格越炒越高,一些心存侥幸的、之前已经抛售了的投资者会二度入场;泡沫破裂阶段。

  SARS等严重传染病带来的广泛影响,可以与2008年金融危机进行比较,共同之处在于,外部事件袭来,恐慌出现,最终席卷整个系统。有意思的是,普通人在应对这两类突发事件的反应都是相似的,要么“躲”,要么“逃”,而这有可能让危机程度加深。比如严重传染病的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到更广泛的区域,而金融领域内有可能出现资产倾销潮,引发广大消费者的强烈恐慌。

  英格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安迪·霍尔丹曾应用传染病理论来思考金融系统之中的“传染”问题。按照他的理解,金融系统在许多情况下非常稳固,但也正因为此,才使得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它将变得更为脆弱。金融系统类似于数学家所说的“易配性网络”,即高危个体主要与松散存在的低危个体形成连接。这意味着,感染在初期阶段的传播速度较慢,但最终会造成更大范围的流行。在2008年以前,诸如雷曼兄弟这样的国际投行早就出现了危机特征,也就是依赖于高危的衍生金融产品,并与许多公司或市场建立了隐秘的交易路径。

  金融界一直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银行可以通过多样化运营来降低整体风险。这种理念使得市场上各家银行、投行的运营方式其实上是趋同的,各金融机构竞相持有多样资产,甚至交叉投资。作者在书中指出,多家银行投资同一个产品,或者说投资虽然多样化,但是由于结构方式趋同,当危机来袭时,其中一家银行出售该产品或某种特定的产品组合,将会对持有该资产的所有其他公司产生影响。某种意义上,大型银行的投资越多样化,危机就越容易蔓延。

  2011年,英国监管部门曾因此要求大型银行,对风险较大的交易活动设定类似于传染病防护中的隔离保护,以防止不良投资波及零售业务。这项建议同时也向欧洲其他国家进行了提交,但是并没有得到采纳。

  传染是一种社会过程

  人类作为群体动物,心理、思维方式、行为都容易受到他人尤其是群体的影响。作者在书中引述了欧美生物医学、脑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无论新思想,还是其他形式的思维、行为,对于他人的影响也都遵循传染病规律,即由传染期、传染的机会数、传染概率、易感性四者相乘的结果决定。这在社会层面被称为“濡染”。比如,经常与有吸烟或饮酒习惯甚至惯于酗酒的朋友交往,我们更可能模仿;反过来,要是我们身边的朋友都戒烟了,我们告别香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而当我们身边的密友开始去健身房办卡,我们就非常可能采取同样行动。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考察了家庭暴力行为。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濡染”的结果,男方或女方在其成长过程中,如果有暴力接触史,就更可能在未来发生家庭暴力。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致力于打击、遏制家庭暴力行为的公益宣传,会从强化传播家暴后果、明示家暴行为长期影响的角度切入,以起到阻遏更多人在处理家庭矛盾时,所可能产生的施暴念头。书中还使用“濡染”的方法思路,探讨了减少自杀、街头暴力等问题的可行方法。

  正是因为人的心理、思维、行为都容易被影响,所以无论是广告商还是其他各行各业的企业,都积极致力于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心智来推动购买,希望找到能够带动社会流行风潮的“影响者”。今天,社交媒体会根据我们的浏览记录,推断出我们的喜好,再根据我们好友的喜好以及其他数据所绘制出“用户画像”,完成更为精准的内容推送或广告推送。但这些推送并不是总能成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而今的“用户画像”、数据分析,还没能从真正意义上把握商业“传染”、“濡染”的奥秘所在。所以,无论是社会性的,还是商业性的“爆款”“网红款”事件、商品、人物的出现,在更多情况下都有着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