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均衡成长到均衡协调发展——读《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2022-01-24 09:44:4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邓 宇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厉以宁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9年9月出版

  在国内外研究中国经济的大部分学术著作中,既有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视角,也有制度经济学或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这些著作对中国经济或着眼于宏观分析,或着力于从微观领域进行阐释。这一方面折射出中国经济本身的复杂性、多元性和独特性,需要通过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的主客观评价,把握中国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和发展逻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现实发展状况很难用一般的经典理论框架进行分析,需要对其发展模式、范式进行原创性研究,这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的代表作《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书就是基于作者数十年的经济研究和现实观察,以及比较研究后推出的集大成之作。本书共分为八章,约21万字。就其文字量而言,在如今诸多的“大部头”著作中并不算多,但是其内容几乎覆盖了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领域,涉及了中国经济本质特征的几大核心问题。

  “非均衡状态”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本质

  厉以宁教授在本书的前言即开宗明义地指出,《非均衡的中国经济》是最能反映其学术观点的著作。原因有三点:一是本书是学术著作而非教科书;二是本书的重点是现阶段的中国经济,而非比较经济研究;三是本书的理论性很突出,主要从非均衡经济的特征着手分析。

  作者在书中围绕“非均衡”提出了八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是影响中国经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议题,具有长期性和宏观性。追溯作者的学术研究生涯,不难发现其一直以来都在围绕中国经济进行本土化的理论探索,包括前期推出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中国经济往何处去》《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等著作,以及《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论“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学的伦理问题——效率与公平》等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均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和现实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此形成独特的研究理论框架。2018年,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厉以宁教授“改革先锋”的称号,足见其对中国经济研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很强的本土色彩,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目前的70多年时间里,中国经济一直在探索向现代化迈进的路径,既没有一味采取“前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也没有采取“美国模式”或“日本模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是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和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其间,中国经济在没有前例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通过不断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作为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并参与中国经济政策研讨和建议的本土经济学者,作者的研究没有局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框架和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双重约束,而是跳出了理论藩篱,从现实的中国经济实践中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并提出本土的理论创新。其中,最核心的特征在于作者抓住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本质——即“非均衡状态”。

  这里的“非均衡”,既存在于过去传统经济体制,同时也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新的经济体制中发挥作用。事实上,许多中国经济研究学者对中国经济的这种“非均衡”状态有着类似的解释,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或市场经济不完善等,但并未真正或具体地提出“非均衡”状态的理论逻辑和运行体系。而将事实论证与政策逻辑解释清楚明了是《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书最大的特点。作者在书中围绕资源配置、市场调节与资源配置、政府调节与资源配置、经济运行机制、商品市场配额均衡、经济非均衡条件下供求矛盾的缓解、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调节等命题,分别就非均衡现象和非均衡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在这些章节中,作者并未刻意提出预设前提和给出解决方案,而是着眼于从事实逻辑论证和辩证思维来剖析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这明显区别于目前一些过多专注于对策建议而缺乏理论依据的研究。

  在发展中解决“非均衡状态”

  经济研究回归客观现实仍有必要。纵观目前对中国经济的研究范式,在研究中国经济时通常会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过度依赖通过比较研究推导中国经济现实问题,比如借鉴欧美以及日韩等国的发展经验比较中国的现实问题,简单地以“二分法”批评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而忽略当时的现实背景,并忽视当时的发展阶段及现实条件,使得这些比较研究流于形式或表面化;二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和周期性进行割裂研究,即忽视改革开放前30年的经济建设经验和基础条件,从而出现了对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40年的经济研究不连贯等问题,由于缺乏客观性和阶段性特征,导致“非均衡”的研究体系很难完全解释;三是总结提炼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或经验时,将内在机理、改革转型与经济现象未做有效区分,在经济研究中模糊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导致研究的理论性不足,难以推动经济理论创新,最终陷入 “自我实现”的理论“陷阱”。

  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将中国经济的特征、现象和内在的逻辑有机统一,从周期性、阶段性的跨时序研究中找到中国经济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运行共性、特性和个性特征,并将这些现象背后的理论逻辑展开阐释,而非只对经济转型的政策事实进行分析,因而更能让读者明白中国经济转型背后的演化过程,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作者在书中指出,非均衡所达到的均衡并非市场完善前提下的均衡,而是市场不完善前提下的均衡;并非与零失业率或零通货膨胀率同时存在的均衡,而是伴随着失业或通货膨胀的均衡。因此,非均衡的中国经济更贴近现实生活,而不是理论教科书所描述的均衡。由此,作者进一步指出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也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引申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非均衡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不应有所回避。解决非均衡问题仍需要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中实现,而非设计理想化或概念化的方案。

  经济学研究要懂得哲学辩证法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书分析了资源配置机制、经济运行机制等改革的原理,解释了如何把握好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与资源配置的关系,以及如何推动产业政策调整和企业长期化发展,进而还提出了制度创新所涉及的政府、企业以及个人行为对制度变革造成的影响,即“制度走样”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强调,制度创新后的相对稳定具有暂时性,即制度创新是一个阶段性的动态演绎,明白了相对稳定的暂时性就能够把握制度创新所要求的并非尽善尽美,也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根据经济改革进展和制度创新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正、补充和完善。从这些理论逻辑出发,可以发现目前不少宏观经济研究和政策建议仍未摆脱短期行为,或者将长期问题作短期化处理,或将短期问题以长期政策应对,造成理论研究、政策建议和客观现实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脱节”。如何避免此类问题,本书的理论分析已经给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都有很大的差异。“非均衡”的特征具有长期性,这也就决定了未来的制度创新和经济改革均应立足于客观现实的非均衡性。作者十分强调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并指出中国经济的很多问题要靠改革来解决,而不是依靠宏观调控。宏观经济调控重在微调,重在预调。因此,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决策层再次强调了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性,同时用一系列改革举措来应对中国经济的变化,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厉以宁教授曾强调,经济学研究要懂得哲学辩证法,哲学与经济学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哲学的重大问题要从经济学深层内涵中寻求终极根源,而经济学的复杂问题只有上升到哲学高度才能看清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