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裂变的新纪元即将开启——读《第四产业:数据业的未来图景》

2022-06-13 09:41: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邓宇

  数据裂变的新纪元即将开启

  ——读《第四产业:数据业的未来图景》

  

  数字经济的崛起使第四产业的研究和讨论更加热烈,而《第四产业:数据业的未来图景》这本书则从宏观视野到微观产业给我们提供了关于第四产业的发展脉络,更提出了作为第四产业的数据裂变将给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三次产业划分理论需要突破

  随着经济形态和科技革命的变化,有关第四产业的理论研究范式也在不断演变。在费希尔和克拉克的理论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克将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划分”类似地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简称AIS划分法),这就是目前政策与经济学界普遍认可的三大产业分类。到了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信息专家马克·波拉特出版的《信息经济论》一书中提出将数字业即人们所说的第四产业纳入其中。

  目前,第四产业仍是一个全新的且仍未被完全定义的理论,《第四产业:数据业的未来图景》这本书聚焦的是其中正在发挥或未来将可能发挥更大影响力的数据业。本书的作者团队由长期从事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经济运行、数字经济等不同领域研究的多位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组成。娄攴手居为团队笔名,由“数据”两字拆分变化而来。

  数据不仅仅扮演着刻画、分析和解释的角色,而且可能会颠覆传统的生产、消费和社会生活,甚至改写经济规律、改写社会结构、改写国际关系。种种趋势表明,数据作为第四产业的核心要素,很可能如书中所描绘的那样,颠覆我们的传统认知,改写我们的常识。但是,第四产业本身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议题,而数据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来颠覆世界,值得观察和研究。作者在书中提出数据业作为第四产业的论点也与波拉特的数字业不谋而合,但本书聚焦的更多的是数据的逻辑以及数据业几大影响层面的分析。

  作者认为,现有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已经难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迫切需要突破传统产业划分理论,寻找新的产业形态。而数据业的提法将数据的纯概念延伸到了产业形态,并引入到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结构,乃至国际关系领域。一个很鲜活的例子,现代军事战争正在告别传统模式,发展成为数字化战争,即以信息为主要手段,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战争,是信息战的一种形式。当前,许多的产业和行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积累数据、分析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以数据业为载体的企业更是踏上高速成长道路。在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孕育数据业的广阔前景,而欧盟、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已经率先在数据监管方面有了新的动向,如何把握数据业的机遇也甚为关键。

  通过颠覆式创新实现倍增效应

  要从现实的发展和未来趋势两个层面来理解本书的要义:

  其一,我们目前所身处的世界以及所依赖的资源已经深深被数据所绑定,无论是数字经济的崛起,还是由此引发的商业革命,产业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以及组织数字化,无一不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基础之上。与数据所关联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数据成为了核心要素,也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

  其二,我们的世界所凭借的数据正在大量积累,缺乏数据的支撑,很多行业企业都会失去决策支持的工具和模型,特别是在流量、资源、数据交织的世界体系。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数据的社会将会如何运行,数据反映在所有的账户、个人信息、客户标签、物流以及要素资源流动上,数据不再是数字而是成为了资产。

  以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巨头亚马逊为例,这家企业的崛起就离不开数据业的强大动力支持。作为全球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云科技沉淀了大量的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经验,不仅拥有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安全等云基础方面的优势,还拥有微服务、专用数据库,以及云端运行大型企业级SAP的应用环境。

  在整个2021财年,亚马逊的净销售额为4698亿美元,环比增长22%。其中,AWS(亚马逊云科技)的营收达到了622亿美元,占总收入比例提升到13%。亮丽的业绩背后是亚马逊以数据业为依托的云科技在零售业的飞速发展,而传统的跨国企业则因缺乏数据业务竞争力遭遇市场淘汰。比如,多年来以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重点的老牌跨国企业通用电气就经历了失败。因此,掌握数据和应用数据,并将其数字化已经成为国际科技巨头的共识。

  作者在书中指出,数据本身蕴含很多信息、知识、规律甚至价值。从方法论的视角看,数据要素具有获得的非竞争性、使用的非排他性和源头的非稀缺性等独有特征,可对其他生产要素进行数据化,并为其他生产要素在数字空间进行“孪生”实现赋值、赋能。通用电气(GE)的失败恰恰印证了本书的论点:一是GE虽然制定了宏大的数字化转型计划,但GE Software实际上只是个内部的软件作坊,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内部业务部门,始终未能给GE的最终用户创造长期价值,业务高度依赖自身的业务或付费的合作伙伴。二是GE Digital未能从GE中分离成为独立的业务部门,导致其聚焦于短期目标而忽视长期的成长价值,数字化转型夭折。GE的案例凸显了企业围绕数据融合所遭遇的困境。

  作者就此提出了比较新颖的观点,认为数据在被引入到生产函数后,由于数据本身的非竞争性、零边际成本和数据开发应用具有较强的外溢性,使经济增长函数逐步摆脱了规模收益递减规律的限制,而数据开发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知识的过程,在其中发挥着推动作用的是人工智能,而不需要消耗土地、资源、能源。数据要素通过颠覆式创新,摆脱了单个产品需求增长上升的约束,实现了内生的经济增长倍增效应。但是,数据业作为第四产业仍然不能独立于前三大主流产业,而是附着于其中。这是因为,数据的产生以及数据业的发展均有赖于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而实现,数据本身的价值须要在生产制造、生产经营和要素流动中体现出来。

  数据业发展应注重与实体经济融合

  数据业的发展本身也会给实体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作者在本书中并不否认其中的挑战。传统的生产和制造依赖于土地、人力和资本等要素,而数据的出现以及数据业的渗透,使得传统的物流、交易成本、人工等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对传统人工的替代,长尾效应下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新的竞争格局等,可能将使无法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行业或企业面临市场的优胜劣汰。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一方面,须要注重对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引导,加强对传统人力的培训,以适应数字化技术;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数据业繁荣背后的“零工经济”的就业保护、岗位培训等。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数据流量和算法对社会公共生活造成的分化、裂变和重组的趋势。目前,我国也出台了包括围绕互联网“杀熟”、人工智能以及互联网数据应用的监管政策和规定,有利于推动数据的合理规范应用。

  数据和数据业发展壮大,仍应着眼于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这也是本书所突出的“黏合融通”的过程。从宏观层面来看,首先须要解决的是数据行业和数据产业的顶层设计问题,从制度上规范数据的抓取、应用和融合,建立一个更加符合数字经济现实需要的规范,即本书所说的游戏规则——确权。从微观层面来看,各行业、企业的数据开发、应用和融合须要一个较为明确的指南,开展基于数据技术的场景建设,促进数据要素优势在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惠及民生的领域得到更好地放挥。虽然本书更多聚焦在数据产业和应用层面,但也对数据业在社会结构、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第四产业:数据业的未来图景》这本书虽然论述了许多关于数据、数据业以及背后所依赖的实体经济、社会结构乃至国际关系变化的图景,但是作者并未拘泥于产业本身,而是提出了当下乃至今后我们在面对数据业蓬勃发展的未来图景时,应该如何面对其所带来的诸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挑战。总而言之,数据的应用将产生颠覆性的创新,而这也是未来市场竞争、企业竞争的关键。试想,如果没有领先的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应用能力,那么未来的失败很可能像GE所遭遇的一样如期而至。作者在书中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最为活跃、最具潜力、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形成了发展数据业的先发优势。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大数据中心投资还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各方面的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可以预见,我国的大数据产业将会随着政策引领、产业投资和布局加快、数据监管细化而进一步发展壮大。